首页
媒体视角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媒体视角 >> 正文

  我叫赵政,是贵州师范学院派驻印江自治县峨岭街道曾家坳村第一书记。

  今年10月,省内农特产品扶贫展销活动在贵州师范学院举办,来自曾家坳村的优质农产品以材质天然、色香味俱全等优点,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青睐。看到贫困群众鼓起来的钱袋子和淳朴的笑容,我知道,我平凡的驻村时光里长出了喜人的脱贫花果。我的扶贫故事就从这里说起……

赵政(左)在省内农特产品展销会上售卖帮扶村农产品

  从2018年3月16日正式到印江县曾家坳村驻村至今,已经过去两年零7个月。时空斗转,我的身份和记忆从教师、关乎学生,经过一个焦虑、挣扎到认同、融入的过程,已经完全转化和适应了第一书记。

  为了参加这次展销活动,帮助村里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,贵州师范学院和驻印江县扶贫的7名第一书记在干正洋队长的带领下,提前一个星期就开始调查统计农产品种类、数量、价格,协调、组织农产品装运、摊位、销售分工等工作。我所在的曾家坳村带去了土蜂蜜进行销售。

  通过两天的展销会,我们从印江带去的农特产品很快就销售一空,真真正正的助力了贫困群众脱贫增收。

运送帮扶村蔬菜进校销售

  10月24日,我坐车返回曾家坳村里,正逢村里蜜橘成熟。走在村间道路上,看着这绿叶红果甚是美好,但想到村民们有的整户外出、有的仅留老弱病残在家,没有人力精力采摘销售,这天然绿色食品就等着烂树上,十分可惜!

  于是,我拍了照片配上文字广告发了朋友圈。几日内,陆陆续续接到来自贵阳、遵义、广东、重庆、海南、北京等朋友订单,我们一起采摘、骑摩托车拉到乡场上的邮政局,再装箱打包邮寄。

  这次,我们共为村民销售蜜橘约500斤,收获了村民的认同和亲近。

  脱贫成效的稳定和可持续,关键在增收,关键在外输劳务、内搞产业,发展乡村产业又难在稳定和多维的销售渠道。如何充分发挥积极性、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,在遵循市场规律前提下,帮助拓展、建立稳固高效的销售渠道和运输机制,实现优特农产品和城市人群对绿色食品的向往的无缝连接呢?

走访帮扶村贫困户

  答案就是,驻村帮扶干部、村支“两委”和政府部门大有可为也应着力作为。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聚焦、思考,在运营乡土人才培训、产销信息共建共享、资源整合包装宣传、运输机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群策群力、不留死角、巩固提升。

  从10月24日到现在,我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。妻子怀孕一人在贵阳,三天两头跑医院做检查。

  但是一想到曾家坳村贫困户2019年全部脱贫,防贫监测机制下五保户、大病户、残疾户、无劳动力户等特殊困难群体得以应保尽保、应助尽助,教育、医疗、住房、饮水得到充分保障,村级产业从无到有、逐渐变大变好,我的心就是踏实的、感恩的。

  这就是我,一个平凡驻村干部的平凡故事。

  通讯员 赵利平

  整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雨

  编辑 周梓颜

  编审 王璐瑶 韦一茜